2024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能源是经济社会生长的主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与新中国的运气息息相关。从“一穷二白”到极豪富足,我们能够创立经济快速生长和社会恒久稳固两大事业,离不开能源事业一直生长提供的主要支持。新中国的生长史,也是一部能源行业在中国共产党向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而不懈起劲的斗争史。
75年来,风雨兼程,誊写生长事业。能源行业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建成天下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为国民经济生长和人民生涯水平提高提供坚实的能源包管。
75年来,沧桑巨变,赓续伟大历程。能源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绘就新中国能源生长的壮丽篇章。
现在的中国,屹立于天下东方,仰面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历史征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生长和清静的战略高度,顺应能源生长时势,创立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相助”能源清静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生长提供了基础遵照,开发了能源高质量生长的新蹊径。
从“一穷二白”到极豪富足
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回首新中国建设之初的能源生产数据:1949年,天下发电量43亿千瓦时,原油产量12万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天下80%以上为无电生齿。能源基础十分薄弱,可谓“一穷二白”。
砥砺奋进,巨变如擘。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天下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系统,构建起横跨工具、纵贯南北、笼罩天下、连通外洋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有力包管经济社会生长用能需求。
一组组数据直观印证着能源事业的伟大成绩:2023年,天下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48.3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添202.6倍,年均增添7.4%。1949年至2023年,主要能源品种生产周全生长,原煤产量由0.3亿吨增至47.1亿吨,增添146.2倍,原煤自给率达90%以上,煤炭基础和兜底包管作用获得充分验展;原油产量抵达2.1亿吨,比1949年增添1740.9倍,年均增添10.6%,夯实海内原油2亿吨恒久稳产的基本盘;自然气产量由0.1亿立方米增添至2324亿立方米;发电量从43亿千瓦时增添至9.5万亿千瓦时,年均增添11%,电力生产包管能力一连增强。
特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生长,加速构建清洁低碳、清静高效的新型能源系统,能源生产爆发重大厘革。阻止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凌驾15亿千瓦,历史性凌驾火电。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近40%。十年间,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量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中国能源转型支持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生长。十年间,能源领域牢靠资产投资累计约39万亿元,年均投资近4万亿元,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增添35%,新能源、输变电、新型储能等生长迅速。整体来看,能源工业泛起出结构更“绿”、供应韧性更“强”、工业系统更“新”的喜人转变。
在“四个革命、一个相助”能源清静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加速能源转型,走出了一条切合国情、顺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用能需求是否获得知足,用能质量是否获得提升——这是老黎民对能源高质量生长最直观的感受。进入新时代,能源供需坚持平衡,能源价钱总体平稳,历史性地解决了天下无电生齿的用电问题,14亿多生齿用能需求获得有力包管。天下人均生涯用电量从约500千瓦时增添到靠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率近80%,住民取暖和条件显著改善。天下充电基础设施从不到10万台增添到近860万台,新能源汽车驶入千家万户。
从依赖入口到自主自强
为现代化工业系统崛起提供主要支持
重大成绩离不开科技立异。
新中国建设初期,百废待兴,电力供需矛盾日趋主要,新装火电机组大多依赖入口,容量普遍较小,装备结构、性能和参数都掌握在外洋企业手中。通过手艺主干带动攻关和立异实验,我国火电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立异的生长蹊径。1956年,首台国产6000千瓦火电机组在安徽淮南电厂投入运行,标记着火电机组国产制造的起源,以后国产火电机组单机容量一直提高,从10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100万千瓦,效能指标从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火电生产在高效、清洁、低碳等方面的自主要害手艺抵达天下领先水平。
本世纪初,“西电东送”拉开序幕时,我国6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均由外方总包,工程自主化率险些为零。而现在,我国特高压输电手艺独步全球,遥遥领先。2022年,全长2080公里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横贯工具,换流站焦点装备均为国产全自主研发,工程立异研制了20种新装备、应用了19项新手艺。从川滇接壤处发出的绿电仅需7毫秒,即可抵达江苏的工厂。
科技是国之利器,大国重器彰显科技特殊实力。金沙江奔腾不息,屹立下游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天下手艺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已累计发电超1300亿度,项目建设历程创下6项天下第一,被誉为天下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渤海之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手艺商业化树模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有序运转,工程先后攻克多项天下性、行业性要害焦点手艺,研制出2200多套天下首台套装备,为天下开发了一条核能手艺新路径,使得核电站建在缺少水源的地区成为可能;南海之滨,海上“大风车”徐徐转动,我国自主研制的“18兆瓦半直驱海优势电机组”已在广东汕头投入应用,作为全球已装置最大功率品级海优势电装备,单台机组年平均发电量高达7200万千瓦时,可知足约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厘革,生长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生长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着力点。目今,能源工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起劲培育新手艺新工业新业态,推动新能源、核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手艺水平跨越式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陆优势电共完成投资额约4300亿元,漫衍式光伏投资同比增添76.2%,抽水蓄能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增添30.4%,在建核电项目投资平稳释放,新开工核电项目逐步形成有用投资。能源手艺及其关联工业培育已然成为工业升级、经济增添的主要引擎。
从古板能源到追“绿”向“新”
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顽强后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需要绿色能源。
阻止2024年6月尾,天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6.53亿千瓦,同比增添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其中,水电装机4.27亿千瓦,风电装机4.6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7.1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530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凌驾煤电装机(11.7亿千瓦)。
生长历程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上世纪80年月,太阳能、风能使用被列入国家科研攻关妄想;1982年,我国第一座大功率太阳能发电站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古力古台村投运,功率为560瓦;1983年,我国首个光伏发电系统在甘肃榆中园子乡光伏电站建成;1986年,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厂在山东荣成建成并正式并网发电……
大江大河之上,一个个标记性项目拔地而起。1988年12月,葛洲坝水电站所有完工,这座长江流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标记着我国水电施工手艺跃居天下先进水平;2020年11月,全球最洪流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验收周全完工,是我国水电事业生长的“手刺”;2022年,全球第二洪流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所有投产发电,展现出我国在水电领域的领先职位和手艺实力……
东南沿海之滨,一项项里程碑式效果惊艳全球。1991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装置的秦山核电投入运行;1994年,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2020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手艺“国和一号”完成研发;2021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记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手艺领域跻身天下前线……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添、手艺实力一连提升、标记项目一直涌现的背后——是中国践行“双碳”目的、应对天气转变的坚定刻意,是中国作为“清洁能源大国”特出天下的生动写照,更是新中国建设75年来清洁能源砥砺前行的坚实脚步。
“栉风沐雨75年,中国能源誊写了波涛壮阔的生长事业,电力系统建设由弱到强,无论规模、手艺、效率、公正性、清静性均处于天下前线,正朝着国际领先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稳步迈进。”国网浙江经研院电网妄想中心能源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谷纪亭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体现,新能源大生长形势下,新型电力系统作为能源智慧调理枢纽、能源资源设置平台的作用将一连增强,是未来能源基础设施的要害。绿电绿证需求量快速增添,碳计量、碳核算、碳监测、碳认证、碳咨询等新兴营业也将一直涌现。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在智能化建设、清洁高效使用方面效果显著,95%以上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刷新。油气行业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程序,起劲修建“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名堂,一连提升生长的“绿色”含量。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为天下能源转型提供绿色动力
从中俄第一条、我国第三条跨境自然气管道——中俄东线自然气管道,到贯串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我国首条跨境自然气管道——中亚—中国自然气管道项目;
从中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电站,到接纳全球领先的塔式+槽式集中式光热发电手艺的迪拜光热光伏电站;
从非洲第一大、天下第二大浮式液化自然气项目——莫桑比克科洛尔浮式LNG项目,到南非最大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
…………
一个个重大标记性工程,一批批惠民生“小而美”项目的落地实验,都是中国对外高质量能源相助的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增强能源国际相助,周全生长同天下各国能源相助关系,推动建设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一带一起”能源部长聚会、国际能源厘革论坛等多个相助交流平台,打造出核电、特高压输电、水电、新能源等一批重大出口效果,油气入口战略通道和国际油气相助区块进一步牢靠完善。现在,我国与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设了双多边相助机制,在共建“一带一起”国家的能源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凌驾40%,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相助。
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添29.9%。耀眼数字的背后,是我国能源产品手艺含量一直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一连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显著提高。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中国电力项目主任尹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体现,中国拥有全球手艺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工业,其光伏发电转换效率与风电单机容量恒久处于全球领先职位,在光伏、风电、动力电池全球前10的企业排名中,中国划分占9席、6席和6席,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共建清洁漂亮天下,是全人类配合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是加入者,也是孝顺者。
正如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所说,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配景下,中国在加速自身新能源生长的同时,起劲与各国共享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产品,有用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开发本钱下降,实着实在为天下能源转型提供了绿色动力,为深化清洁能源国际相助创立了新机缘,也为天下能源转型孝顺了中国实力。
历史在砥砺前行中创立,绚烂在接续斗争中铸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周全深化刷新开发中国式现代化辽阔远景的时代军号,能源行业将进一步深化能源领域刷新,增强能源转型动力活力,加速妄想建设新型能源系统,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生长,增强绿色低碳手艺立异和国际相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持。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